|
![]()
東城區(qū)和平里街道興化社區(qū),有一位82歲的老人王中平,每天上午10點,她都會準(zhǔn)時出現(xiàn)在小區(qū),手拿竹鑷子和塑料袋,撿拾路邊、草叢和樹下的狗糞,這一枯燥的舉動,她卻已堅持了十年。“只要我還能走得動,就會堅持下去?!蓖踔衅秸f。
十年堅持撿狗糞
從興化社區(qū)11號樓出來,沿小路向西,經(jīng)過安外大街丙80號院,繞過來經(jīng)過九區(qū)一號院,再經(jīng)過居委會門前小廣場,最后回到11號樓。這條小路,王中平已走了十年。
“喲,您又開始了,慢點啊。”走在小區(qū)里,不少人都向她打招呼?!斑@么多年了,老的少的,幾乎沒有不認識我的?!蓖踔衅降卣f,她幾乎已把這項行動當(dāng)成必修課。“除了下大雨,我?guī)缀跆焯斐鰜怼!?br />
王中平退休前是北京百貨大樓售貨員。說起為何撿狗糞,老人說這是源于十年前的幾件小事?!澳菚吼B(yǎng)狗的人多,我就親眼看見一位鄰居踩到狗糞后與狗主人大吵了一架。還有孩子們在小區(qū)里踢球,皮球竟不知何時粘上了狗屎。”目睹了幾次因狗糞引發(fā)的“悲劇”后,王中平?jīng)Q定義務(wù)撿狗糞,為社區(qū)“美容”。
撿狗糞成了“名人”
剛開始,老人的計劃并不順利,首先就是來自家庭的壓力,子女們紛紛反對。但老人沒有動搖,“我就是出去遛遛彎,鍛煉一下身體,順便去趟菜市場?!崩先诉@樣“糊弄”著家人,卻偷偷堅持著。
王中平說,最初她是用木棍將狗糞撥入塑料袋,后來有居民給她送來小鐵鏟和廢報紙,讓她感動之余也堅定了“撿下去”的決心。漸漸地,她成了小區(qū)“名人”,被人親切稱為“環(huán)保大媽”。甚至有電視臺來采訪她,王中平卻說:“我撿狗糞又不是為了出名,就想著讓社區(qū)更干凈。”
會堅持到走不動
記者跟隨王中平在小區(qū)轉(zhuǎn)了一圈。雖是一個簡單的彎腰動作,但對于已有82歲的老人來說,卻已有些吃力。
從11號樓出發(fā),王中平慢慢挪著步子,眼睛不時掃著路邊。她說,最初開始撿狗糞時,每天能撿十多斤狗糞,要換好幾個塑料袋。而現(xiàn)在每次出門,也就能遇到七八堆兒狗糞,養(yǎng)狗人的素質(zhì)明顯提高了??吹铰愤呌屑垐F、煙頭、紙片等垃圾,她也不放過,“這幾年狗糞少了,也就開始順手撿其他垃圾了。”
走到2號樓前,眼尖的王中平發(fā)現(xiàn)了“目標(biāo)”,狗糞被壓在一個污水井蓋上。老人走上前,費勁地彎下了腰,用竹夾子將塊狀狗糞夾進紙袋,隨后夾著廢紙團來井蓋上來回擦拭(見圖),清理這一堆兒狗糞,老人整整花費兩分鐘。“好了。”老人長舒一口氣直起腰來,額頭已有斑斑汗跡。
“最近幾年腿腳有些跟不上了,老了,呵呵。”老人說笑著,“但只要我還能走動,就一定會堅持。”
晨報記者 岳亦雷 文并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