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建設金字塔,古埃及人必須穿過沙漠運來巨大的巖石和石像。因此古埃及人把這些大物件放在木橇上并由工人拉動。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FOM組織的物理學家們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古埃及人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來運輸巨大沉重的金字塔石塊。古埃及人把沙地弄濕。如果水的比例合適的話,他們就可以減少一半的勞力。
25_1joveKMUb.jpg (113.5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1 19:00 上傳
物理學家們的模擬實驗發(fā)現(xiàn)在硬沙地上移動石塊所需拉力跟在濕沙地上的相當。他們還用了一個電流計來確定加固沙子所需的力。實驗還表明所需拉力和沙地的堅硬程度成反比。水加入沙子時毛細管橋上升,這些小水滴讓沙礫彼此緊貼。在一定比例水的參與下,潮濕沙地表現(xiàn)出干沙地兩倍的硬度。此時,木橇更容易滑動,因為沙子不會像在干沙地上那樣在石塊前端堆積。
25_1jovf4IYo.jpg (87.4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1 19:00 上傳
左圖:在干的沙地上拉動石板,則大堆大堆的沙子會在石板上堆積;右圖:在濕的沙地上拉動石板則可以避免這一情況。 古埃及人很可能掌握了這項方法。古埃及省長杰胡提霍特普(Djehutihotep)墳墓中的一幅壁畫顯示,一個巨大的石像正被放在木橇上運送,站在木橇前方的人在倒水來潤濕沙地。 除了揭示古埃及的智慧,這項研究同樣為現(xiàn)代技術提供了借鑒。我們現(xiàn)在還不能完全了解沙子這樣的顆粒物的運行原理,但很明顯,這樣的顆粒物到處都是。顆粒材料的運輸和加工占了世界能源消耗的百分之十,而這項研究毫無疑問可以有大作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