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轉華商論壇上的一篇提到咸陽的文章
孩子不能正常入學,求助呀!
未命名.jpg (7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2-7-11 09:13 上傳
又到了小學上學報名的季節(jié),家長去學校給孩子報名上學,教育部門不盡合理的學區(qū)劃分以及各個學校的“土政策”真是難壞了家長?!叭缃裆蟼€小學真是比上大學還難呀。”報名的家長無不感慨。不僅是報名的程序繁瑣,所需的證明材料多如牛毛,連交納的所謂:“跨區(qū)費”也是貴似天價。如此的報名上學,比上大學還難呀!
問了幾個家長,才知道是:咸陽市教育部門不合理的學區(qū)劃分才導致出現(xiàn)跨學區(qū)的擇校,也才有了學校動諸幾萬元的天價的“跨區(qū)費”!
一位家長說他們家與所想報的學校就一條馬路之隔,從家到學校就幾分鐘的路程,但卻不在此學校范圍內(nèi),自己的小區(qū)卻被教育部門劃分到了距離家6公里以外的另外一所學校。那個學校不是不可以上,但一想孩子那么小,以后得“舍近求遠”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學,一是來回那么遠不安全。乘坐校車吧,近來校車事故頻發(fā),家長也不放心。因此咬牙說:交點錢上小區(qū)對面的那所學校吧,可是去學校一咨詢,招辦的主任說:一是要先考試,考的好了才要不好的不要。二是要交納3-5萬元的借讀費(也就是跨區(qū)費)。聽了主任的話,家長心都涼了。如今孩子上個學怎么那么難呀?!霸鞠胫?-5千元的借讀費就行了沒想到要這么多,天價呀!
義務教育法規(guī)定的:就近入學的原則,在這里成了交天價“擇校費”才能就近入學。
因此一位家長聽從了另外一位家長的建議:到中華路小學學校的學區(qū)范圍內(nèi)租賃了住房,又去辦了假的戶口本和另外的那些證明材料。另外一位家長也如此造假,審查是通過了,但卻在孩子面試過程中老師的提問下露出了馬腳。因為學校知道孩子不會說慌,因此就讓老師以面試的理由套取真實的家庭情況。如此不合理的學區(qū)劃分造就了“天價”的跨區(qū)費,也造就了知假造假和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貓鼠之斗,同時也讓孩子從上學之初就學會了欺騙。(家長也是沒辦法呀,為了讓孩子能順利入學,只能讓孩子學會說慌)
有不合理的學區(qū)劃分,還有部分學校自己還制訂了所謂的“土政策”。讓孩子正常入學變得難上加難。但目的只有一個:最大化的收取所謂的“跨區(qū)費”。
《義務教育法》十二條規(guī)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、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。以戶籍地做為入學標準,就近入學。
但是,有一個家長,愛人在外地部隊工作,戶口也在外地,因此有的小孩之后,她就把孩子的戶口放在自己的名下,與自己一起在單位的集體戶口之下。原本孩子的戶口就在學校的學區(qū)范圍內(nèi),但實驗學校卻以孩子是集體戶口不是家庭戶口為理由,不讓其按正常義務教育入學。非得交納一定數(shù)額的“跨區(qū)費”。戶口在本學區(qū),學校都不讓順利入學,到了別的學校,更得明正言順的交納“跨區(qū)費”。沒有辦法,只能咬牙交了。那位家長交納之后說:真是冤死了,原本我們就不跨區(qū),還得交納跨區(qū)費,交費后連個收條都不給,真是有理也無處說去呀!
如今咸陽的各個學校此風愈演愈烈,并且相互攀比起來還出現(xiàn)水漲船高的局面了,有部分學校生怕收費低了,有自跌身價之嫌,因此也在悄悄的醞釀漲價!
不合理的學區(qū)劃分以及各個學校的“土政策”致使原本應該清潔的義務教育變得面目全非,也使社會風氣更為混濁。如果孩子哪天明白了,社會的未來又該如何對待未來的社會呢?
|
|